何苦
剛才看新聞,見到長者們因輪候[平安米]而不平安,心有戚戚然。
早前已有不少網友就免費派米事件寫感受,多是批評主辦機構的安排失當,政府低估問題的嚴重性,以致多名長者因不適暈倒而被送院。善事變壞事,好心做壞事,倒不如將錢用在有關長者之社區活動上,以提高年老人士之精神生活質素來得更正面。
要長者在烈日下人浪中暴曬,簡直就是在折磨人嘛!而且為何要派米?拿到也不輕啊!既要等好幾個鐘,又要山長水遠地搬回家。
夾在人堆中無情地被日光照射著,年少的尚且支持不住,何況是體虛氣弱的公公婆婆?普通白米被稱作平安米,無非貪其好意頭,但事實卻正好相反,長者為拿平安米,反而變得不平安,可說是天底下一件頗荒謬之事情。
我在螢光幕上看見那些公公婆婆你推我撞,爭先恐後,場面異常混亂;期間有人被撞跌及絆倒在地上,人壓著人,站在前排的長者頓時變了人肉軟墊。
看得我心也酸了。
不過話說回來,香港人那凡事要搶先的劣根性,即使到了風燭之年,依舊沒有絲毫的改變。
然而為了三十多元的東西,危害到自身的安全,始終是很不划算的事情。(不違言輪候者中有貧困者,極需此等免費物資,但也有人抱著[拿著數]的心態去換取的...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早又有派米的活動,老人家在風雨飄搖的早上披著雨衣在苦候著,那景況再次教人難過......
夠了沒有呢?只有在心裡默默祈求眾人都能平安回去...
8 Comments:
1. 越多人排隊,營做到個勢,這些團體可獲的撥 / 捐款會越多。當中未必有一定因果關係,但去輪過米的街坊都說這是事實。
2. 正如一位婆婆對記者說,她們排到 5 包米夠一年食用。你叫婆婆唔去排,捐 5 包米比佢囉。
3. 認識一位在民政事務局做事的朋友說,數年前已提議辦這些團體派義工上門派米 / 派有預約時間取米的籌 / 換米券,但多以人手不足理由給拒絕了。 除非民政事務局再能說服到這些團體不需做勢才能獲得更多資助,或能作出配合,例如協助借出較大的社區會堂給公公婆婆們入內等候,不用通頂日曬雨淋,否則在持續人口老化,貧富懸殊的環境下,逼死婆婆的慘劇只會繼續下去。
我真係好想打佢(古廟姓馬副主席), 看看
事件中死者張儀(82歲)不幸猝死,古廟姓馬副主席昨晚接受電台訪問時,堅拒承認事件與派米活動有關,他指「人都死了,不關我們事﹗我們依足程序申請,就算有事,都是警方的問題﹗年年派米都有事發生啦,如果政府下年不批,我們便不派囉」。他又說「佢(死者)係晨運客,來跑步吧了,不是排隊輪米」。他還笑說﹕「唔通喊咩﹗」
如此不仁不義之獸, 如張虹說不是好人做懷事, 懷人做懷事....行街見到佢都要鬧到佢返屋企食香
如要點相, 去明報可以睇到佢張車頭相\_/
我覺得點樣做得更好, 只是事在人為, 2003年黃大仙果次就試過電腦登記派米, 長者可以一段時間(一至兩週)內登記, 收到寄來的派米表就可以一有時間就去各分站攞米, 這樣做法一流, 處處為人着想, 這個就是好人做好事例子
我在我們space都鬧幾次, 明報又鬧幾次, 從開始未出事開始批評, 覺得遲早出事, 鬧到現在, 真係出事... 個心真係好唔順+唔舒服, 都唔知點解政府及社會人士要到死咗人先真係去認真處理問題...總是要後知後覺
可以學上市新股咁抽簽 :
- 先公佈有幾多包米派和各區換領處
- 講明要抽簽,有長者卡的優先
- 講明要對身份証和長者卡至可領米,每人限抽一次和領一包米
- 填張分開上下兩截既紙,兩截都有個 serial number 的。只要填 ID / 長者 card 個中文名同 tick 自己有無長者卡就抽得,填完放入收集箱,留低下半部份抽簽者自己 keep。另外講明若抽中者話自己有長者卡但其實係無既,領米時被發覺將不會獲派米,包米將再經電腦派給其他抽唔到既街坊
- 電腦抽簽,先 allot 比剔左話自己有長者卡既公公婆婆先
- 有剩既電腦再 random 分配
- 公佈派彩結果和抽簽準則,講埋幾多人抽,當中有幾多係長者,點分法
- 將各包米正式公開找僧人祈福先,順便可搞埋其他盂蘭節出會,學似日本 d 乜乜祭物物祭咁,既尊重 "平安" 米的本義又可順道 promote tourism
- 抽中者憑張表既下半截 + 長者卡 / ID card 於指定日期去各換領處取米
以上類似抽新股 / 賣波飛的做法亦有以下漏洞,但點都好過要班老人家日曬雨淋 :
- 要籌到的起碼米包數 > 2 成長者卡持有者數目才有意思
- 會有老人家班埋一家大細大包圍去抽
- 始終要老人家們自己親身去領米
- 呢種做法要發大黎做才有效。例如,動員所有標榜自己有個 "caring company" logo 的大企業參加
- 會有人抽到包米後用黎 "炒",好似 "炒" hk disney 既員工紀念品一樣
- 搞開派米的傳統社團會好不滿
- 義工人手和經費亦不少,起碼要整抽獎箱,抽簽程式,certified person 監察抽簽,印抽簽表,在各區不同 outlet 預人手和地方睇住 d 米等
港燦,今早剛好跟妹子討論這個問題,我還說福利團體又不是牟利的機構,用不著靠派發免費贈品來大搞卓頭,經你這樣一說,才想起造勢這個因素囉~
5 包米夠老人家一年之食用,對於沒積蓄、拿取綜援的長者來說自然是必需的,但據報導所說,那不幸辭世的婆婆只是湊熱鬧,跟同伴一起前往輪候平安米,這樣又是另一回事。(當然對於她的不幸遭遇我也感到很難過...)
意外就是意外,當然這類可預計的意外本可避免發生,只是福利團體一直等閒視之,沒有作出對應措施,才會釀成昨日那宗悲劇的發生。
對於此事我的想法只集中於:
(1) 港人的劣根性。活了大半輩子依舊不改自私自利的本色,你爭私奪,爭先恐後,完全不守秩序,不懂禮貌。為此我真的感到很憤恨!綜觀四周無論長幼儘是無禮自私之人,他們年老的樣子會是怎樣呢?可想而知矣~
人心不古,道德淪亡,能說這完全是社會的錯嗎?無論多惡劣的環境,多混亂的社會狀況,人的好壞,最終還是取決於其人之選擇。
說到政府的架構,大部份官員都欠缺先見之明,即使有識之士提出潛藏問題及解決方案,終究還是因為沒人跟進而不了了之,他們慣了一個推一個,不做不錯,多做多錯的宗旨行事嘛~
記得剛進公司時,前輩們曾說過:沒有叫你做的千萬別做,不做不錯,多做多錯。明哲保身才是明智之舉。
很多人也抱著這種想法工作的。
人口老化是因為出生率下降,出生率下降是因為人們不欲生育,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唯有鼓勵生育或輸入年輕的人才以增加民眾之生產力,然而怪就怪在政府輸入的不是能增加生產力的人才,而是學術與技術水平都較低的大陸新移民。很多人一到港便申請綜援,對社會沒任何經濟效益之餘,更增加了財政支出上的壓力,扶貧本是好事,但這就好像煮了一大鍋飯出來,然後招徠了別處的人來食用一樣,自家人都顧不了,還要懸壺濟世,不可笑乎?
(2)派米這傳統應該廢除,改以另類方式救濟貧民。
例如安排長者攜同長者咭及寄到府上之換領券到指定之超市(可選擇不同地點以減少人流)揀選某特定價值之產品(那就不用一定要買米囉)。
Edward,那個姓馬的副主席簡直是一派胡言,這樣說只是想置身事外罷了,這種人實在是國民之恥囉!
咁泯滅良心嘅說話都講得出口,其心不如禽也!不過講開又講,今時今日,好多人都係咁defensive,喜歡推卸責任,有功就係自己,有問題就係人地嘅問題,總之自己係冇錯嘅...頂~~~
世風日下,我覺得人們的品行愈來愈差,道德水平每況愈下。可預料社會問題將更為嚴重,我們的下一代所面對的挑戰,將會更大。
這位馬先生真是沒有口德, 口口聲聲推卸責任, 目的只為了與阿婆之死劃清界線. 良心何在?
批評別人之前,首先與對方掉換位置,再諗。
小丑:
對! 真是多管閒事!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