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想之一
糯米糍隨想之一
造了很多次糯米糍,對製作方法早已駕輕就熟,誇張一點,就是瞌著眼也會弄。
很多朋友也吃過我的糯米糍,由於大家都很有禮也待我好,故除了讚美以外很少聽到負面之評價。
前男友的家人可不同,也許是曾經一度過於熟絡之關係,彼此都是坦蕩蕩的,從來都是心裡有話便說,不多加解釋或掩飾本身之想法。
這個我可是頗欣賞的,讚美雖動聽並能鼓勵人,然而有時候會弄巧反拙,人家真的信以為真,因而錯失了改進的機會,也會漸漸養成過於自滿之性格。
我只是個常人,當然喜歡聽讚美之詞,感激別人的錯愛,然而真心的批評於我更為受用。
梁望峰在他的散文中說過,我們應該感激那些看到我們的缺點,敢於批評我們的人;因為他們的話,我們才找到改善的空間,人才得以進步。
你可能會問,人必須要進步嗎?原地不動不可以嗎?有曰:不進則退。我覺得是至理名言。
我們對待自己皆寬大,所謂「嚴以律人,寬以待己」!
有些人愛批評別人的不是,他們眼中只看到別人的過失與缺點,自己的問題卻彷彿從不曾存在一樣。
被批評的確不好受,但個人心靈之成長與片刻之歡愉相比,我還是會選擇前者。
我相信,來到這世上,不應為了活著而存在,而是要悟道。
距離道很遠,但若只是接近多一分半分,我還是覺得值得去承受片刻的不快。
被批評當然會很自然地不高興啦!人之常情嘛!
食得鹹魚抵得喝,就是這麼回事。
糯米糍隨想之二
前男友家人吃過我的糯米糍後,認為太‘削’,軟棉棉的沒咬勁,懷疑是水份過多所造成之問題。
剛聽到時有點失望,因為我一直相信它的味道不錯,質感也好;除了我因為不停在造在試吃而變得麻木以外,好評如潮之事實讓我不無滿足與愉悅之心情。
然後我想起並不是每次造出來的成品都是同樣令我滿意的,有時候造好的糯米糍會較軟,但我從沒有細究其原因。
今次這個小打擊,令我認真思索製作當中忽略的地方到底是什麼。
該是‘倒汗水’的問題吧!由於要用大火隔水蒸廿分鐘,故此蒸氣會聚在蓋頂復掉落糕漿內。
由是糕漿的水份便增多,因而減低了黏性,而致過軟。
的確,之前造得黏度適中的糯米糍,全賴我每兩分鐘便打開蓋子抹掉水氣。
忽然想起那位同事的話,她說做事沒有拿出真心去做,結果便很不一樣。
要用心(真心,發自內心,全心全意),方能達至最完滿。
8 Comments:
我愛吃糯米糍,也愛做糯米糍!
好耶!糯米糍真的易做又好味道...
下次要造日本草餅囉~^_^
不知道winki 有沒有看過陳慧的"味道.聲音"呢?
正如苦瓜,有些人怕苦,煮的時候會用盡方法去盡苦味;
可是也有人正欣賞那種苦澀的味道,所以煮的時候就會盡量保留原汁原味.
又如吃飯,有人愛吃硬飯; 亦有人愛吃軟飯呀~ (哈哈~)
甲之熊掌,乙之砒霜.
所以, 改進是需要的, 然而也無須太著意別人的批評什麼囉~
----
糯米糍就是要軟綿綿的罷?
要有咬勁, 那倒不如吃橡筋!! (指的是那種喜宴必備, 跟乳豬一起上的海哲, 又名橡筋~ :P)
八卦小欣字.
幾時請我食? :)
小踢,星期日又去行山,來不來?
來就特別為你造啦!^_^
妳的文筆跟我以為的香港腔完全不同,這下我迷糊了?莫非有分口語跟寫作?
memus,這下子可難倒我了,你以為的香港腔是怎樣的呢?願聞其詳。
這個世界, 有"愛的十二碼", 亦有"愛的糯米糍"! ^o^
Post a Comment
<< Home